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坚守的力量——聚焦安院基层教师

 

 

   

    编者按: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也许没有骄人的业绩,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数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力,为学院的建设发展默默地发挥光和热。他们的坚守,不动声色,却铿锵有力。
    在第3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为进一步树立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挖掘普通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平凡岗位的不平凡人物”主题宣传活动今天推出“坚守的力量——聚焦安院基层教师”特别报道。本期“人物”在个人自荐、同事互荐、部门或支部推荐的基础上产生,将镜头对准一线的教职员工,我们捕捉到了满满的正能量与感动。接下来请跟我们一起走进这批“小人物”的“大故事”!

忠孝两全,小女子也能撑起一片天
              ——记电气与信息工程系专职教师夏旭

    冰心《寄小读者》中有一句话:“没有蒲公英,显不出雏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我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的夏旭老师,以自己多年的努力,辛勤的汗水,在生活最困难的时期能顾全大局、勤奋踏实、努力钻研、为人师表,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学生的爱戴、获得了领导的赞誉。
    夏旭老师,出生于教师世家,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家庭的熏陶使她从小就对人民教师有着无限的敬佩,15岁那年,父亲不幸早逝,母亲就教育她一定要好好学习,继承父亲的遗志,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她也不负众望,2007年从中南大学硕士毕业后考入我院,成为我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的一名专职教师。
    2008年夏旭老师开始担任电气系教研室主任,当时教研室主任的津贴不高,但是,她从来没有抱怨,能高质量地完成学院、系部交付的各类教学任务。在2009年开展的迎评促建工作中,她所负责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被专家组抽中,由于出色的团队协作,该专业的各项评价指标都达到了优良的水平,获得了专家组的好评,有力地促进了学院迎评工作的顺利开展,她也被评为“迎评促建优秀个人”。2010年,对于她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一年,含辛茹苦抚养她长大的母亲被诊断为“晚期乳腺癌”,同时,由于病情危重,出现了骨转移的现象,肿瘤不断压迫脊髓神经,夏妈妈在2010年3月份(春节)彻底瘫痪了。对于夏旭,一个80后的第一代独生子女而言,这无异于晴天霹雳。更为困难的是,她的父亲早已去世多年,亲戚朋友中没有人能够长期帮忙照顾母亲,这对于当时还不到30岁的她而言,无疑是最痛苦和最艰难的时刻,但是,她并没有被困难吓倒,短暂的手足无措之后,她迅速理清了头绪。照顾母亲、教学科研,她一样也不能耽误。
    夏老师跟学院领导汇报了自己的特殊困难,系部和教务部门立刻根据她的情况,对其教学计划和工作时间做了合理安排。此后,每天早上,她5点30起床,为母亲熬制中药;上午1、2节和下午5、6节她在学校上课,利用3、4节的时间,赶回家给母亲做饭;晚上,她要给母亲擦澡、换药;照顾母亲熟睡后,她还要备课、搞科研,开始准备第二天的工作。由于母亲大小便失禁,她甚至要定期给母亲更换导尿管,由于母亲长期卧床,有时候会出现褥疮的情况,一般需要送到医院,由专业的护士进行处理,但是,这对于母亲而言,无疑是一种折腾。夏旭老师不愿意母亲受苦,她自己到网上查找资料,自学了更换导尿管的方法,学会了用新鲜鸡蛋膜加冰片为母亲处理褥疮,她经常乐观地和同事说:“自己又学会了好多技能,护士干的活,我也能干,除了打针不会,其他我都会!” 就这样,夏老师从2010年母亲瘫痪坚持到了2013年年底母亲去世。在这三年中,她从不参加任何娱乐聚会活动,有时候母亲不舒服,她甚至是在课间20分钟跑回家去给母亲换药。由于她精心的照料,有效地延长了母亲的生存期,医院的医生经常感叹:“原本认为生存期只有1年的病人,能存活这么久,真是不容易!”同样也是在这三年中,夏旭老师并没有因为生活中的困难耽误一节课,教研室管理工作也能正常开展,她甚至主动接下了曾经长期由外聘老师上的《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她利用暑假寒假进行自学,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基于学院的行业背景,积极申报新专业,在领导的指导下,2011年成功申报了“安全生产监测监控专业”,并开展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矿山应用的科学研究,撰写了多篇高档次论文,其中包括1篇SCI论文和1篇EI论文,同年还成功申报一项院级课题,2012年成功申报一项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2010年到2013年3年间,她所撰写的教学教改论文,多次获得湖南省教育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她个人也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和“科研先进工作者”称号。与此同时,她还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教学设计竞赛,2012年获得“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当她拿着这些鲜红的奖励证书回家给母亲看时,母亲欣慰的鼓励她,一定要好好工作,好好学习,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2013年10月份,夏妈妈面带微笑离开人世,由于心安,母亲的去世并没有给夏老师带来太大的打击,她反而是以更加乐观而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她对同事们说:“母亲的去世对于母亲而言实际上也是一种解脱,未来的道路还很长,我只有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才是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告慰父母在天之灵的最好方式!”她是这么说的,确实也是这么做的。母亲去世后,她处理完后事后,只休息了一天就投入到工作当中。在专业建设中,积极开展人才市场调研,在学院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走访了湘潭谭家山煤矿、双马电气集团、湖南煤矿安全装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在科研工作中,成功申报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5年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科技项目,发表了2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获得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在教研室管理中,能想领导之所想,为工作献言献策,提出合理化意见,有力的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2015年,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让她顺利的晋升副教授职称,同时,被评选为“湖南省骨干教师”。
    夏旭老师在同事中常说:“生活需要磨练,战胜困难促使人成长,照顾母亲是我应该的,好好教学更是我的天职,我并不觉得我有多么了不起,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她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苦难,以朴实的心态默默践行着自己作为人民教师的职责,一位小女子,撑起了自己成长的那片天。

刘老师的style
                     ——记应用外语系专职教师刘榴

    “谦卑的学习者,精彩的执教者”,这是刘榴老师的style.
    今年7月,参加全国第三届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高职高专组)的刘榴老师,在初赛、复赛、全国总决赛中层层突围,获得本次大赛唯一的特等奖。自2010年起在应用外语系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刘榴,时刻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五年期间,讲授过大学英语听说、英语专业听力、英语阅读、综合英语等多门课程,教学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潜心教学,成绩斐然
    作为一名专任教师,刘榴始终做到课前研究教材教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认真备课,注重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潜心研究英语课堂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从教以来,刘榴先后承担了系部多门英语相关课程,根据学生语言水平、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动机,灵活地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其中,《英语视听说》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深受学生欢迎,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今年7月获得全国第三届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高职高专组)特等奖,今年8月在湖南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得三等奖。除此之外,刘榴曾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了《社会语言学与英语学习——中英称谓语社会文化视角之探索》、《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动机差异的教学实证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的高职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等近十篇论文,并于2011年和2014年度分别荣获湖南省大学外语专业委员会学术论文征文一等奖和二等奖。主持了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 年度立项课题,指导学生参加201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并获一等奖。
    关爱学生,外号“榴姐姐”
    刘榴老师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宗旨,甘做学生的知心姐姐。在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刘榴还主动申请担任班级班主任,协助专职辅导员做好班级管理等学生工作。2012年起担任12级幼儿英语专业的班主任,刘榴便视学生为自己的妹妹,深入班级、深入学生,对学生思想上积极诱导,学习上耐心帮助,生活上关怀体贴。该班全是女生,不少问题女生们不便与男老师交流。因此,只要学生一有问题,无论课余还是周末,刘榴都会不惜牺牲自己个人时间及时给予学生关心与帮助。因为她的真心关爱,渐渐地学生们爱主动找刘老师交流,到后来都爱亲切地称呼刘榴为“榴姐姐”。
     
 

穿上“衣服”的粉笔
                   ——记基础课部数学老师刘淑贞

    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刘淑贞老师和平时一样,早早来到了教室,走上讲台准备上课。突然她发现讲台上整整齐齐摆放着一排穿上了“衣服”的粉笔——一支支粉笔都被包裹上了一层纸巾,并细致地用线缠过,露出一节方便书写。刘老师问道:“同学们,这是?”台下有学生说:“刘老师,冬天来了,数学课要用很多的粉笔,你每次下课用完粉笔都要去洗手,这教学楼又没有热水,把粉笔包起来,您就不要去用冰冷的水洗手了……”刘老师含泪上完了那一课,把穿着“衣服”的粉笔拍下来,照片发到了网上,并记录下了自己当时的感动。一时间,照片在安院的各个QQ群、微信群疯传,带给了安院师生满满的正能量。
    刘淑贞老师是我院基础课部的一名专职老师,也是数学教学的骨干教师。该同志在校工作十余年,她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关心学生,虽然是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却深受学生喜爱,用学生的话说,她用她的学识、品格给同学们点燃了一盏盏引路的明灯。
    还记得五年制计算机英语专业1453班凌同学,课间跟她说不想读书,想放弃学习,刘老师跟她一番详谈,发现她那段时间心理方面有些状况,便用自己掌握的心理学知识进行了及时的疏导,不断地鼓励她,并让她细心体会学习的乐趣和知识的魅力,在教学中用小小的成就感化她,很快,这位女同学学习态度端正了很多,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很多,她的成绩很快成为班上的前几名,并且还不断的督促其他的同学。看到自己的学生能有这么大的转变,刘老师感到无比的欣慰。
    电子系2014级学生可能一直还记得这样一个场景,当全班同学都在指责课代表把作业本丢失影响学校检查时,刘老师是怎样安抚全班同学。刘老师跟大家说,每个人都有失误的时候,身为同学我们应该要一起承担责任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责他人,课代表平时付出更多,作业本的丢失是个意外,也并非他所愿,我们要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全班寂静,很多同学看到课代表泛红的眼眶都低下了头,事后很多同学跟老师说自己的不对,很后悔这样指责自己的同学,刘老师拍拍他们的肩膀微笑地告诉他们“善待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刘老师虽是数学老师,教学中充满理性、严谨,但生活中却是感性之人,她会因为学生从7楼跑下来帮她拿电脑而心存感激,她会因为学生们节日的一声问候而倍感幸福,她也会因为学生一个小小的善意举动而热泪盈眶。有一次,课间休息时刘老师接到幼儿园老师打来的电话,说小孩突发高烧,要家长赶快过去接送医院。接完电话刘老师心里既担心又难受,可是后面还有一节课,今天的内容才讲一半,很多同学的思维才刚进入状态,要是请假的话,同学们的教学进度肯定会受到影响。学生们看出了老师的犹豫,都劝她赶快去幼儿园接小孩,可是刘老师想了想还是坚持把课上完,然后才匆匆忙忙赶到幼儿园,小孩那时又呕又吐,园里的老师不停地责备她怎么才过来,刘老师说“对不起,50多个学生等着我上课,我不能就中途丢下不管啊。”回到家,老公责备:“你这样值得吗?”刘老师说那堂课课堂纪律尤其的好,同学们学习都特别认真,为这么懂事的学生她感到很值得。
    高职学生很多同学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大,对学习数学的价值认识不够,刘老师就结合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例如开展数学实验课,分组讨论教学,案例问题分析等等,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都有了新的改观,发现了自己不一样的潜力,对学习也不再那么畏惧了。刘老师常常听到学生们说“老师,你明年还教我们吗?我还想上你的课,我的数学比以前提高很多了。”每次听到学生说这些话时,刘老师觉得高兴也很担心,她告诉学生“老师不可能一直陪伴你,前面还有更多的新的知识和领域要你们去挑战,你们要很快的适应各种新的环境、新的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做的更好!”刘老师鼓励学生不断地勇往直前,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展翅飞翔。
    基础课部的同事们说,要谈咱们刘老师,感人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她会悄悄地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她会利用休息时间给一些单亲学生、父母离异的学生、跟爷爷奶奶留守在家的学生义务做心理辅导……可是她常常不愿详细地提起,她觉得能用自己内心的阳光去照亮那些易碎的心灵和黑暗的角落,能用科学知识去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能用自己严谨的工作态度去感化学生,能用宽容善良的心灵去引导学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这也是她如此热爱教师这个岗位的原因。

 

默默点亮的青春之灯
                 ——记组织人事处干事张辉老师

    如果你也是一位经常加班的人,你一定会知道,科研楼5楼组织人事处的办公室,经常很晚了还默默地亮着一点灯,而此时,“加班达人”张辉老师很可能就坐在电脑前,整理一天的工作或是独自钻研业务。
    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的张辉,为人正直,工作扎实。2004年进入学院,工作的第一站,是在实训处担任机房管理员。当时学校建立不久,人员紧缺,全院仅有的五个机房中,他一个人便负责管理三个。当时的教学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远远比不了现在,计算机大多是90年代386、486老旧机。加之教学班级多,机房不够用,一个机房通常一天要连排10节课,这也就意味着他一天要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并且要第一个到机房,最后一个离开。由于计算机使用频率高、损耗大,为了降低维修成本,张辉常常是一个人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将自己反锁在机房检查维修计算机,用自己的坚守保障着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
    2008年学院因发展需要,撤销实训处,张辉被调往资产与设备管理处。新的部门,陌生的岗位,他依然一如继往地踏踏实实、兢兢业业。2013年学院为改善学生住宿条件,需要安装空调、更换宿舍家具。为保证学生在开学报到时能住进已改善好的宿舍,他一个人去到湘乡深山中的家具生产厂家监督生产,逼着生产厂家连夜将赶制的家具装车押运回校,回校时已是第二天凌晨四点多。
    调到人事部门工作后,刚开始,部门人员紧缺,事情又千头万绪,岗位设置、职称评审、教师培训、党务管理、档案整理,新来的他都要从头学起,加班加点更成为常事。部门女同志多,住的普遍又远,每每因工作量大需要下班继续做时,张辉便主动揽下加班的任务。有时夜很深了,他办公室的灯还亮着,连经常加班的院领导都对他笑称,“看样子我这个栋长要让给你啦!”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十余年的工作中,张辉始终以满腔热忱扎实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先后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评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得到了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充分认可。他在用实际行动向身边的人源源不断地传递着正能量,也在用辛勤付出为自己的青春点亮了一盏不灭的灯。

 

青年学生的“暖男”
                       ——记应用外语系辅导员侯体湘老师

    侯体湘,男,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汉族,现为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应用外语系专职思想政治辅导员、系党总支学生支部组织委员兼系部通讯员,担任商务英语1301班、酒店管理1301班、幼儿英语教育1301班、应用英语1456班专职辅导员。2014年2月获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2013年度“先进工作者” 荣誉,2014年3月获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第三名,2015年3月获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2014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 荣誉,2015年3月获获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2014年度“先进工作者” 荣誉。
    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在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辅导员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即将五年的他,付出了许多艰辛和汗水,虽然没有取得惊人的成绩,但他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热爱学生工作,愿意更乐意将自己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学生工作当中去。
     心系学生,情伴学生,爱暖学生
    要做好大学辅导员难,尤其是同时还要兼做好五年制学生辅导员就更难。五年制学生相对年龄小,意志力薄弱,厌学情绪浓,叛逆而个性强,有些还生活自理能力缺乏。侯体湘把自己定位成既是学生的师长又是学生的朋友,一直以饱满的爱心和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学生工作中,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多年来,他入住学生公寓(2010年11月一直到2013年7月与学生同住一层楼)真心陪伴他们,只要寝室里、班上有一点儿问题,他都会及时地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帮助解决。五年来,他日复一日积极深入学生,走访寝室,组织、参加班级活动,找学生谈心谈话,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心理等情况。五年来,他不忘初心,总是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为学生办实事。
    曾记的,一个冬日的夜晚,一五年制学生突发疾病,刚要入睡的他即刻打的将学生送到博爱康复医院,医生建议去163医院,匆忙赶到163,不行只好再转湘雅附一……挂号、付款、安慰学生、联系家长。“侯老师,孩子没大碍就好,谢谢你,真的非常感谢你”,当忙乎完,听着电话里头家长的谢语,一路奔波、一晚的疲惫,顿时全化作内心无比的欣慰……
    曾记的,一调皮男生,嫌他管得严盯得紧,从开始的发狠话说要侯老师在校外小心点,到一学期后每次遇着侯老师都笑着对他道声侯导好。他由衷地为自己自豪。
    曾记的,2013年12月的一个晚上,他突然接到学生电话,一位五年制同学发生骨折。于是,他立即将学生送往医院,取钱、挂号、取药、电话联系和安慰家长,代家长签字手术……一直忙活到凌晨2点多,早上八点他依旧精神抖擞出现在班级学生面前。
    正是因为他的真心、真诚与真爱,如今学生们都爱亲切称呼他为“侯哥”,有的甚至管他叫 “侯爸”。
    学生事很琐碎、繁杂,尽管有时他也觉得苦和累,但是每当学生道声“侯老师,您辛苦了”时,一切苦累烦恼都瞬间化为乌有!
    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尽善尽美
    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学院给他以安身之处,他誓将学院为立命之地。
    作为一名辅导员,他无悔自己的选择,五年如一日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五年来,他品味着辅导员工作的琐碎、平凡与忙碌,曾经困惑,曾经迷茫,但每次面对学生遇到问题时的无助,犯错时的不知所措,成绩低落时的难过,进步时的喜悦,他的心都被牵动着,因为他渴望学生们快乐,渴望学生们快乐成长、成才。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既要管思想,又要抓学习;既要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又要帮助学生顺利就业,还要解决日常矛盾纠纷;既要进行党团建设,还要进行班级管理;既要保证奖助学金、推优选干的公平与公正,又要呵护学生敏感的自尊心。辅导员工作是辛苦的,他羡慕别人下班了可以有自己自由的时间,可他不后悔那一个又一个陪伴学生们晚自习的夜晚,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工作关系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着学校的稳定和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因系部辅导员配置不齐,入校工作来,他每年除担任三年制和五年制的辅导员外,还一直担任系党总支学生支部组织委员兼纪检委员,从任职那天起,他除了努力做好辅导员工作外,一直勤勉工作,认真做好了系总支的每次会议记录,相关活动的材料撰写以及支部每一次学生党员发展的党建工作。作为一名党员,休息时间还在组织学生谈心谈话、周末时间还在办公室撰写整理党建资料、半夜还在整理记录领导的讲话录音,他毫无怨言,他更是开心于党建工作五年来毫无差错。难忘2013年暑假期间那一周冒着酷暑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付的迎接党建评估准备工作,难忘2014年一年里认真践行党的群里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系党总支开展的“五个一”活动自己所做的一切工作。
    2014年8月系部安排他担任系部通讯员并负责系部网站建设。他深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肩负着重要的引领方向、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也承担着不可或缺的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平和心态的作用。自接下任务的第一天起他便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分析舆情,掌握话语权,抢占主动权,积极引导校园舆论,弘扬正能量,积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2014年下半年担任系部通讯员以来,他努力做好系部网站建设、及时更新系部网站信息。2014年下半年在系部网站发表(布)信息通讯60多篇,2015年上半年发表(布)信息通讯40余篇,并常态化以简讯形式对班级学生积极开展思想宣传工作,帮助、引导学生积极传递并弘扬正能量。一年来,他及时改进完善可了系部网站,及时更新网站信息。一年来,他在系部网站上传发布120余次信息(其中撰写新闻通讯稿60余篇)。难忘那一次次赶写稿件的凝神苦思,难忘那一次次满满正能量的信息在网络里、师生间传阅的喜悦。
    辅导员工作既是平凡的,又是高尚的,因为他是在塑造人的灵魂!“一颗红心向着党,无限忠诚党的事业”,侯体湘老师为自己是一名党员、是一名辅导员而骄傲,他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他常说,“我将继续努力,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奋发进取,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姿态为更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文/陈黎明)

“我把一生都献给安院”
                     ——记经济贸易系辅导员李正忠老师


    2015年7月16日晚,学院派驻果园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团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队员们在一起朝夕相处近十天,面对即将到来的暑期暂别,大家难舍难分,团委书记临时作出一个决定,我们就在驻扎的果园镇中心小学篮球场举行联欢晚会。大家载歌载舞,气氛非常热烈。有个人却一直默默地在旁边给学生们派发零食、收拾垃圾,终于大家都注意到了,他就是连续几年来都主动请缨,报名参加暑期“三下乡”带队的指导老师李正忠,也是大家声声呼唤的“忠哥”。“忠哥”被学生们抬了出来,请到了舞台中央。忠哥说:“我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我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感受吧。”低声细气说了一大段掏心窝子的话之后,李老师的嗓门突然变大:“风雨无阻,永不言弃,我要把一生都献给安院!”一时间,操场上响其雷鸣般的掌声,团委的几位指导老师都陷入沉思。
     这不是妄言,我们且来看看李正忠老师的简历。李正忠,男,汉族,湖南省衡山县人,中共党员,1987年11月生,湖南农业大学在读硕士。2009年9月毕业于本校,由于各方面表现优秀留校任辅导员。先后负责管理过经贸系09级会计四个班(224人)、12级五个班(207人)、14级六个班(282人)和外语系13级五年制三个班(165人)12级三年制三个班(55人)。所带班上学生荣获国家级奖项5人、省级奖项80余人、院级奖项150余人。
    一、德育为先,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成才先要成人。在工作中,李正忠十分重视“德”的引导。作为一个师者,他始终相信――“什么样的辅导员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自己的言行修为也将直接影响着他的学生们。   
    他经常用这句话来完成辅导员的工作――“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工作中他以身作则,处处给学生做出垂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染学生。很多学生有问题都喜欢找李老师,学生都说,“李老师对我们细致耐心,总会把我们的问题妥善的处理好,在他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我们平常都叫他忠哥”。
    二、创新工作,“三维”模式引领学生成才
    如何更加有效地引领学生成才,一直都是李正忠苦苦思考的问题。在其多年辅导员工作的摸索中,加之在其自己所带班级的实践,他寻找到了这样一种育人模式:学生成长指南+辅导员工作规划+学生学业生涯规划。
    学生刘某,高中成绩优异,高考发挥失常,进入学校后,面对着非理想中的大学她感觉非常不适应,加之性格内向,一度自暴自弃。李正忠发现此现象后,及时与其进行了交流,助其摆脱心结,并帮她分阶段设计了学业生涯规划。有了目标后,该生恢复了阳光心态,积极努力,每年都获奖学金,且有一次获国家奖学金。毕业时,该生手上有多本证书,拿到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和自考本科学历,并被评为湖南省高等学校优毕业生。李正忠的工作思路以及学生管理经验,正逐渐在系辅导员工作中推广开来。
    三、倾心付出,将爱学生当成最高的事业
    为了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李正忠深入学生内部,了解学生情况,经常下寝室走访,与学生谈心交流,学生们都说:李老师是世界上最好的辅导员。他关爱每个学生,认真查找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及一些问题学生,他总是通过不断与他们进行交流、谈心,使他们能自立自强,重树生活信心。学生周某,在大一因考试违纪受到纪律处分后,一度消沉低迷,通过李正忠一次次的耐心教育,他终于奋发图强,通过自己的努力,大三上学期通过了助理会计师的考试,大三经全班同学一致同意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直以来,李正忠都把爱学生当作事业,他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用真诚去感动学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被忽视,学生也把他当成“最可亲的人”。除辅导员工作外,他还承担了系部安排的别的工作任务等,加班加点更是如同家常便饭。天天都住在学校,每天都是晚睡早起,一年365天他有335天在学校,时间久了,快30岁的他到现在都还没有成家,但是他还是一直在为他心中的天使而奋斗着。他爱他的学生,几乎把所有的时间留给了需要他的学生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在酸甜苦辣的工作中体味着那份独属自己的幸福,他一直默默地为学生奉献着……
    四、全力推动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配合学院认真指导完成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和党员的他,带好各班级之余,他还十分注重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工作中,他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党、团、学”结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
    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学院2012---2015年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名带队老师,每次和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一起参加,同吃同住同劳作。以身作则,脏活累活抢着干,带领志愿者们顶着炎炎烈日深入当地生产型企业、商铺、住户,进行采访、发放问卷、讲解安全知识、宣传安全文化。
    六年来,在辅导员这样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岗位,李老师默默耕耘,默默奉献。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也必将兑现他的诺言:把一生都献给安院,做出属于他的成绩。

 

 淡如白兰 恬静绽放
               ——记院团委专干曾甜老师


    刚刚过去的暑假,我院组织一支教职工队伍前往湘西凤凰县腊尔山镇,对镇上相对偏远的两所小学——大教小学、板苟禾小学,开展爱心帮扶活动。而在这一支统一行动的帮扶队伍里,有一位女教师却搞“特殊化”——她脱离大队伍独自行动,并且还拖家带口。不仅如此,在学院暑期大学生志愿者赴长沙县果园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这位负责前期筹备、驻地衔接的女教师也是连续数日带着家属、孩子驾车前往。
    这位女教师便是我院团委专干——曾甜。虽然近段时间的工作中,经常搞“特殊化”,但这“特殊化”的背后,却有着一个个“舍小家为大家”的坚忍故事,感动着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以及领导。这,还要从头说起。
    1982年出生于怀化军工家庭的曾甜,从小受军工人的影响,有着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优良品德。2004年7月,大学刚毕业的她进入学院工作。12年间,先后担任过计算机系辅导员、党政办干事、团委专干,无论身处什么岗位,曾甜都始终以满腔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开拓拼搏、忘我奉献,因工作作风扎实,业务能力突出,先后被评为本单位、本系统的“先进工作者”、“文明职工”等荣誉称号。
    2005年,工作不到一年,但小荷已露尖尖角的曾甜因工作勤勉、表现突出,被调入党政办,协助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的筹建工作(学院前身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的北院),融入学院建设大潮。在那个电脑办公并未普及的年代,为了能更快适应新岗位、新工作,不辜负领导的信任,不给工作团队拖后腿,曾甜只能常常利用下班时间加班补习,熟练电脑应用技术和业务技能。也是在这一年里,她新婚,有了第一个孩子,然而忙碌的工作状态、不规律的作息以及时常不适宜的饮食,直至身体出现不适她才得知自己已有身孕2月,出于对学院工作大局、个人事业、优生优育多方面的考虑,医生叮嘱、同事建议,她和爱人权衡再三,最终瞒着自己的母亲,艰难地做出了看似“狠心”的抉择,其中的不舍和隐忍,无需多言。
    2009年,曾甜调到学生工作处并兼任团委干事,在学院共青团工作的近6年里,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阵地作用,深入学生、关爱学生,积极开展以爱国守法、敬业诚信、青春励志为主要方向的思想教育活动,以文体、文艺为主要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安全知识宣传为主要特色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活动,对营造拼搏协作、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安院特色文化品牌做出了积极贡献。
    期间,她因工作表现突出,曾借调到团省委学校部开展省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开园庆典活动。外柔内刚的她,还曾在院团委专职副书记校外挂职期间,挑下团委所有的担子,独自带着近30余名学生赴郴州嘉禾参加“三下乡”活动——坐火车到郴州,然后乘大巴辗转至嘉禾,再是转乘中巴,一路颠簸至目的地坦平乡。在学生眼里,她是勇敢坚毅、可亲可敬的“大姐姐”。在同事眼里,她是乐观开朗、愈挫愈勇的“女汉子”。可她内心深处的柔软谁又知晓?
    婚后数年里,为工作一再选择推延生育计划的她, 2010年已是28岁,因为拗不过家人的劝,因为自己也觉得是时候了,于是下决心赶紧要个孩子。也正是这一年,学院暂缺礼仪课教师,她毅然接下全院公关礼仪与涉外礼仪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选择意味着担当,因为工作强度太大,当时已有三个月身孕的她,工作期间发生意外,中止妊娠。2012年又因手术后遗症,再次经历重创。尽管生活跟她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但在困难面前她从不退缩,每次术后一周不到便又重新投入工作。在校园里遇到她,那张脸上始终写满人如其名的甜美笑容。
    一路走来,如今终于为人母的曾甜,孩子已经10个月大。在今年暑期的“三下乡”活动中,她一直负责前期筹备策划。果园镇打电话来要衔接工作的时候,由于事发突然,部门其他同事安排都不太方便。曾甜老师二话没说,拉着自己的爱人开车,抱上孩子就出了门,当时孩子还未断奶,所以她每天都是带着家人一起工作,早上去,晚上回。因为要去学校、餐馆、超市等多个地方联系,车内车外的温差大,两天下来,孩子得了急性肠胃炎,高烧39.5度。部门领导临时调整她不用驻点参加志愿者服务,但她每天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做好了社会实践团队的“大后方”,同时迅速筹备了“情系腊尔山”爱心帮扶募捐活动。更令人感动的是,领导考虑到她尚在哺乳期,而腊尔山地处偏远的湘西,提出她可以不去现场参加捐赠活动。但负责组织募捐、采购慰问物资等前期所有工作的她,一来追求完美,不想把事情做得虎头蛇尾,二来为人母后,深知自己的孩子得来不易,更是想去看望一下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于是便出现了“特殊化”的一幕:她带着自己的孩子、母亲,由她爱人驾车,先于大队伍出发,一家老小前往腊尔山。为了不给单位和组织添麻烦,她还坚持一家人全程的车费、住宿费等相关开支,一律由自己承担。
    在采访的过程中,曾甜的眼神时而坚定,时而深邃,时而红润,又时而温暖。团委的微信工作群里,曾甜给自己的昵称是“白兰花”——持续不断绽放,香气不如夏花浓郁,但温润优雅,落落大方、宠辱不惊,将爱与善良撒播,将芬芳吐露——这,大抵也是对她最好的诠释了吧。

 

 爱洒腊尔山   情系拉忍村
                        ------记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郑红霞老师

湘西团结报  石秋云

     初识郑老师是在2009年的冬天,天空飘着雪,瘦小身材的她带着她的几名学生和学校师生捐赠的物资找到了我,因为不熟悉去腊尔山的路,所以托朋友找到了我带他们去往湘西凤凰县腊尔山拉忍村的贫困小学,她的爱心旅程也从这里开启.....
    从吉首市到腊尔山镇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每天只有一班车,因腊尔山靠近贵州,海拔高,气温低,属于高寒地区,尤其到了冬天格外的寒冷,我们乘坐货车一路颠簸到了山顶,来不及停歇,就及时将物资分发给五所学校。其实在腊尔山镇,从一所学校到另一所学校都需要翻山越岭,为了亲自把物资发放到学生和村民手中,郑老师和她的学生们都将物品一一清点、打包,用了三天时间才全部分发完。然后,带着她的学生住在了苗寨老乡家里,那是一户有着三个孩子的家庭,木制结构的房子,几个人挤一张床,下面是猪圈,因为是山区,常年缺水,大家不仅喝得极少,就连洗脸都是几个人共用,更不敢奢望洗澡。做家访、支教、教孩子们唱歌,做游戏,这一次是她爱心旅程的开始,没想到,就这样,她带着她的学生、身边的朋友、企业家用她自己的方式默默的为湘西凤凰腊尔山的孩子们奉献着......
    再次见到郑老师已是6年后,因为她所在的学校捐赠给腊尔山小学的滑滑梯需要运往山上,她拨通了我的电话,请我帮忙联系货车运往腊尔山小学,我又一次有幸和郑老师同行去腊尔山了。学校还是六年前的学校,不同的是,当地老师和寨民们对她的熟悉度和热情随着时间的增长愈久弥深,俨然把她当这里的亲人。大教小学的龙老师告诉我,每年郑老师都会来腊尔山,通过她的力量,很多企业与爱心人士,尤其是郑老师所在的学校(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纷纷捐赠物资,几年的时间,学校从危房、民房改建成了真正的可以遮风挡雨的校舍,她把学校师生捐赠的书籍收集整理,在腊尔山小学搭建了图书角,每年冬天都会给学生们送来过冬的棉袄、雨鞋,每年的儿童节给孩子们送来节日的祝福,给孩子们过生日,实现她们小小的愿望(第一次吃生日蛋糕的愿望等),她就这样默默地在做这些,如果不是又一次同行,我以为她就只来过一次,没想到,她一直在坚持......可她说,她只是一个爱心的传递者......
    如果你不曾亲身经历,如果你不是真心感受,你不会发现她的美,面对孩子们的一颦一笑,面对艰苦条件的从容和淡定,面对大山老师的敬仰和苗族人民质朴的感动。郑老师话不多,这些年,她只是执著地坚持着,也许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在做着类似的事情,但像郑老师这样纯粹的很少,我曾问她,为什么一直坚持,她说,她只是做了她想做的事......
    写稿之前我打电话给受资助小学的两名老师,提起郑老师他们都万分感激,感谢这些年她为大山里孩子们所做的一切,他们有太多的话想说却不知从何说起。在电话里,大教小学的龙老师告诉我,从09年开始,郑老师就一直资助了龙老师家的三女儿吴思思的学业,因为老师家有六个孩子,丈夫身体不好,靠做泥瓦工挣钱,龙老师的工资除了补贴家用还用来资助大教小学的贫困学生,当我向郑老师提起这件事时,她还是说,她只是做了她力所能及的事情......
    也许有人会质疑,现在这样献爱心的人很多,不足为奇,可是,当你身边真正出现时,你会心生一份敬仰,是因为,很多事想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很多事情你做一次简单,但能长期坚持却需要很大的毅力;而我认识的郑老师,就是这样,清秀的脸庞,甜甜的笑靥,小小的身躯,带给他人大大的能量.....

 

 

     

 

 


 

10

2015.09

分享